实验室历年来获奖项

2016
  • 2016年,“新型纳米载药体系研究”,何农跃,李智洋,李松,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(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)。

  • 2016年,“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的研究”,滕皋军(1),居胜红,王毅翔,顾宁(4),焦蕴,刘刚,张洪英,张宇(8),柳东芳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2015
  • 2015年,“能量在多层膜界面输运与耗散的机理”,陈云飞,杨决宽,毕可东,倪中华,魏志勇,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(教育部自然科学奖)。

  • 2015年,“新型分子基铁电体的基础研究”,熊仁根,叶琼,付大伟,张闻,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(教育部自然科学奖)。

  • 2015年,“基于异种细胞的新型生物人工肝安全性研究及临床应用”,顾忠泽(3),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(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)。

  • 2015年,“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生物和医学新技术”,何农跃,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(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)。

  • 2015年,“微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回音壁模紫外激光研究”,徐春祥(1),石增良(5),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(教育部自然科学奖)。

2014
  • 2014年,“生物芯片制备新技术及应用”,何农跃,汤建新,王志飞,李智洋,梁波,贺全国,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。

  • 2014年,“DNA微阵列芯片”,陆祖宏、肖鹏峰、白云飞、刘全俊、何农跃,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(教育部自然科学奖)。

2013
  • 2013年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 王雪梅

  • 2013年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, 孙剑飞、赵远锦

  • 2013年,“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发与临床研究”,顾忠泽(3),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
2012
  • 2012年,“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发与临床研究”,顾忠泽(3),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

  • 2012年,“基于微电子神经桥的瘫痪肢体功能重建系统”,指导教师:王志功、吕晓迎,参赛队员:黄宗浩、周宇轩、宗思浩,获第八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决赛团体特等奖

  • 2012年, “纳米材料若干新功能的发现及应用', 阎锡蕴、梁伟、汪尔康、顾宁(4)、杨东玲,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

  • 2012年,“磁共振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研究和应用”, 滕皋军(1),顾宁(4),张宇(6),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(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)

  • 2012年,“基于纳米生物技术的肿瘤耐药识别与逆转的研究”,王雪梅,陈宝安,燕红,姜晖,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(教育部自然科学奖)

2011
  • 2011年,“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”,腾皋军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

  • 2011年,“磁共振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研究和应用”,腾皋军、顾宁、张宇,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
  • 2011年,“基于纳米生物技术的肿瘤耐药识别与逆转的研究”,王雪梅,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。

2010
  • 2010年,“基于微纳结构材料的生物医学检测方法研究”,顾忠泽,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。

  • 2010年,“生物人工肝用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开发”,顾忠泽,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。

  • 2010年,“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试验方法建立及应用”,吕晓迎,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。

2009
  • 2009年,“多种方法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研究及应用”,王雪梅,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  • 2009年,“低成本基因多态性检测平台的研究及其应用”,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。

2008
  • 2008年,“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”,陆祖宏,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
  • 2008年,“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分子生物学评价研究”, 吕晓迎,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